省委书记梁言顺在2024年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
牢记殷切嘱托 争当改革先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关口,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构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梁八柱,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叮嘱我们,“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上持续发力”,饱含着对安徽改革发展的厚望重托。我们一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殷切嘱托,争当改革先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一、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勇气与智慧,把握改革规律,引领改革航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成就。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立足新起点,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自觉把安徽改革发展放到全国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推进,坚定改革信心,勇担改革使命,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铭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增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到安徽考察,都对深化改革作出重要指示,从“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到“依靠改革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再到“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充分体现了对改革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着眼安徽发展实际理思路、绘蓝图,又站位现代化全局教方法、鼓干劲,为安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标定航向。要把学的体会、悟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举措、破解难题的方式方法、改革突破的有效路径,坚持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坚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传承敢为天下先的宝贵基因,增强为改革探路先行的责任担当。安徽有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江淮大地上的许多改革探索引领风气之先、走在全国前列。小岗村“大包干”拉开农村改革的大幕,芜湖“傻子瓜子”率先冲破计划经济的藩篱,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催生全国免征农业税的重大变革,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林长制、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等改革推向全国。安徽发展实践一再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唯创新才有未来。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解放思想、打开脑洞,大胆试、大胆闯,落实好党中央改革规定动作,谋划好安徽改革特色动作,运用好基层改革创新动作,敢于做一些领跑的事情,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打造更多具有安徽特色的改革品牌。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增强以改革激活动能的政治自觉。敢啃改革的“硬骨头”,才能激活发展的动力源。过去10年,安徽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秘诀就是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创新路。当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等困难,唯有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奋勇争先,依靠改革破除制约、应对风险、释放红利,才能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构筑更坚实基础、积蓄更充沛动能。要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聚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效能,更好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
二、鼓足创先争优劲头,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
新时代新征程,安徽面临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机遇,有条件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有责任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劲抓改革、促发展,勇立改革潮头,开创新业绩、开辟新未来。
聚焦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上下真功、求实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科技创新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创新是安徽的金字招牌、金色名片。安徽集聚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涌现出“人造太阳”、光纤量子密钥分发、量子计算原型机等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在全国创新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竞速赛、耐力赛,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要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以创新“领先一步”带动发展“快人一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有效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作用,加快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汇聚更多“压箱底”的战略科技力量。着力畅通成果转化通道,完善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线。着力筑牢人才基石,优化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激励引导科研工作者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创新创造。着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建设链接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厚植“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
聚焦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上下真功、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经过多年接续奋斗,安徽产业发展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大省、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兴工业大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跃升。2023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跃居全国前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9%,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推动产业向“高”攀登、向“智”发力、向“绿”而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传统产业焕发新机,引领煤电、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聚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价值链高端迈进、技术工艺高峰攀登。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涌动生机,创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精准招引填空型企业、补充型项目,推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材料、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助推未来产业抢占先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完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遴选更新机制和未来产业培育链路,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培育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聚焦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下真功、求实效。安徽处在链接沪苏浙、辐射中西部的关键节点,兼具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左右逢源”的开放优势,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战略叠加效应加快释放,正在由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安徽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我们要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以深化改革提升开放能力,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江淮大地成为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创业兴业福地。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推动思想理念、体制机制、市场环境全面接轨,深化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机制,促进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打通制约要素跨区域流通的堵点卡点,构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尽其流的区域发展共同体。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实施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入推进“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和合作伙伴计划,积极推动“皖企出海”,支持汽车、光伏、锂电等重点领域行业和骨干企业组建“徽派企业走出去”联盟,大力发展新型易货贸易,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聚焦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在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上下真功、求实效。青山绿水、好山好水是江淮大地的鲜明亮色,也映射着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当前,安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补齐生态保护欠账、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攻坚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携手共建长三角美丽中国先行区的跃升期。要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重要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拓展生态高颜值到经济高价值的转化路径。抓实长江大保护,统筹治污、治岸、治渔,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推进治理现代化,大力实施绿美江淮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大气力解决噪声、油烟、恶臭等群众家门口的环境问题,让江淮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共建美丽长三角,健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携手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打造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厚植一体化的绿色底色。提升发展含绿量,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促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增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安徽高质量发展。
聚焦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上下真功、求实效。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安徽发展阶段性特征来看,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安徽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我们要坚持城乡“一盘棋”,在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上勇于探索,强化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围绕扛牢粮食保供责任,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建设江淮粮仓,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的安徽粮。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大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全合肥都市圈同城化推进机制,以皖北为重点开展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活力,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围绕改善民生福祉,落实新一轮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和公共文化等服务向农村覆盖,完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等基层治理有效方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持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在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上下真功、求实效。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安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山大川孕育灵气,文物遗存实证文明,名家辈出延续根脉,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造化之美与人文之盛相得益彰。我们要用足用好丰富文化资源,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打造一批具有高辨识度的安徽文化名片和文化地标。突出以文立信,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实施“千村万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深挖徽州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及黄梅戏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打造更多体现徽风皖韵、展示安徽新形象的文化精品。突出以文兴业,实施文化产业倍增工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徽文化内容、符号、故事融入旅游产品,擦亮“美好安徽·迎客天下”品牌,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突出以文化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改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扬老区精神、大别山精神,推动移风易俗,建设书香安徽。
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写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的全景图转换为实景图,关键在抓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必须将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各领域全过程,坚持用科学方法指导和推进改革,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拧紧抓改革落实的责任链。改革举措能不能落实到位,落实责任很关键。要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进一步强化省委深改委统筹抓总职能,完善专项工作小组各负其责、各级各部门协同落实的改革工作体系,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改革推进机制,以责促行、以责问效,形成“一盘棋”共抓改革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亲力亲为抓改革,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系统布局、谋定后动,防止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好了。
汇聚抓改革落实的正能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最大限度增进共识、凝聚合力。要勇于打破部门和地方壁垒,加强对跨领域、跨地区、跨部门改革事项的统筹协调,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改革举措的耦合性,上下一体落实,左右协同联动,推动改革效能正向叠加、充分释放。鼓励基层首创,发挥基层试点分散风险、减少阻力、降低成本的优势,支持在顶层设计框架下“摸着石头”大胆试、勇敢闯,通过点上智慧带动面上突破。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从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出发,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真正将改革改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善于用群众身边小故事讲好改革大道理,形成齐心协力共抓改革的强大合力。
提振抓改革落实的精气神。改革是一场硬仗,必须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注重在改革一线看干部、练干部、选干部,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为改革者扫除后顾之忧、砥砺担当之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重负重、干事担事,争当改革行动派、实干家。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让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抓改革、促发展上。
增强抓改革落实的时度效。刨根问底、跟踪问效,才能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要坚持项目化推进,明确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挂图作战、跑表计时,做细做实定期调度、跟踪督办、评估问效等工作。开展常态化督察,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又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视情适时开展“回头看”,形成方案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的强大推动力。注重科学性评估,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及时完善调整改革举措,解决政策不配套、不衔接、不落地问题,以改革实效书写不负人民的改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