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市要闻 > 

牢记嘱托担使命 砥砺奋进启新程 ——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2-17 来源:安庆日报 浏览量:

在“2024”的时间坐标里,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怀感恩之心、砥砺奋进之志,镌刻下一串串闪亮的奋斗足迹。

这一年,注定是彪炳史册、浓墨重彩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桐城六尺巷考察,并在新年贺词中再次点赞“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谆谆嘱托、催人奋进;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高水平举办,4万人次走进大小剧院观演,线上线下观看总人数近3000万人次,本届艺术节成为实至名归的国字号黄梅戏艺术展演平台、展示安徽省和安庆市改革发展成果的靓丽名片、扩大对外交流交融的开放窗口。

这一年,一场场接地气、有朝气的理论宣传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植根于全市干部群众的心房;一件件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作品,让安庆故事传扬四海;一个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动人瞬间,汇聚出文明安庆的点点星光;一场场惠民文化活动,铺就市民群众精神家园的“诗与远方”……

凝心铸魂 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在桐城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

从机关单位到企业车间,从街道社区到田间地头,从高校课堂到乡村家庭,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亲临六尺巷时的感人场景和生动故事在宜城各地传唱,全市上下满怀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戴,在现代化美好安庆建设中更加团结一心、感恩奋进。

思想之旗引领新征程,理论之光照耀奋进路。

我市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创新建立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随机发言机制,市委宣传部负责同志每季度列席旁听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安庆理论武装大讲堂”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彭寿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宜灿、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等专家学者开展4期精品讲座,示范带动各级党委(党组)抓好理论学习。

积极发挥“1+15+N”宣讲工作体系组织功能,采取“首场报告会+市级示范宣讲+基层常态化宣讲”方式开展主题宣讲,创新开展“举旗帜·送理论”“理耀安庆”、艺术化宣讲等活动约1.8万余场,受众90万余人次。

加强统筹协调、课题规划,组织社科“五路大军”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庆实践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1项成果荣获省思政工作研究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成果荣获省“三项课题“研究活动二等奖。依托“学习强国”安庆学习平台,推出黄梅戏每日答题、诗文朗诵比赛、主题公交等,下载量、发稿量始终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服务中心 主流宣传有声有色

《我们都是收信人》《我和我的祖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我们的长三角》……这一年,安庆主流媒体围绕重大主题精心组织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专题报道,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定格安庆跨越前行的高光时刻,生动展现出这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的强劲发展脉搏。

好故事要用心讲述,好声音要动情传播。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大会议、重要活动等,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吸引了更多目光,注入了强劲动力,营造了正能量强劲、好声音充沛的良好舆论氛围。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宣传,让党的声音传遍宜城大地。对“内搭平台、外联老乡”、高质量发展等全局性工作,全年有计划、季度有重点、月月有策划,做到常态长效;对新春第一会、宜商大会等阶段性重点工作,按照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策划,综合运用直播、访谈、侧记、综述、评论、融媒等多种方法手段,创新求精落实各项宣传任务。

一年来,我市持续加强与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的沟通合作,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推介安庆,让安庆故事传遍五湖四海。

全年组织、邀请省级及以上媒体来宜采访近200批次,推荐报送各类宣传素材400余条。其中,新华社在全省16个地市中选择安庆,推出深度报道《迎江宜秀是大观》,解码人文安庆的文化自信样本。首次组织“打卡安庆”国际短视频大赛,并在全省外宣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一年来,我市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除瓶颈、激发动能,纵深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聚力打造自主可控、覆盖全域的新型传播平台,“掌上安庆”客户端下载量突破120万,市属新媒体矩阵用户数(粉丝量)超过1000万,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做法亮相深圳文博会。30篇作品荣获安徽新闻奖,在全省融媒体中心追赶跨越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

守正创新 文化建设提质提效

一曲黄梅调,谁人不知是安庆。2024年9月22日晚,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幕,时隔三年,安庆再次以戏邀约,聚名角新秀、迎四海宾朋,历时17天,共举办7大类22项近100场各类活动,全国100多家参演单位的5000多名演职人员参演,69家央媒、126家省媒和98家市县媒体参与报道,全网信息总量超1.1万条。安庆,以爆款的姿态出圈出彩,成为游客的“诗和远方”。

这一年,文化传承,守正创新——在第2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专业组活动中,我市3名选手荣获“小梅花”。首次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遴选重点人才进行“点对点”培养,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组织实施安徽(安庆)“四季有戏”黄梅戏展演百千万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精品剧目展演近120场、创新剧目小剧场演出千余场、百姓大舞台展演展示万余场,惠及群众约1000万人次。

这一年,文艺精品,百花齐放——新创黄梅戏《孟姜行》《孔乙己》作为全省代表作品角逐中国戏剧梅花奖,黄梅小戏《欠条》等3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徽州往事》《双玉蝉》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名单。市杂技团赴越南河内市、胡志明市巡演杂技舞台剧《奇幻世界的旅程》120余场,着力展现中国杂技和安庆文化的魅力。

这一年,文化硕果,百姓共享——新(改扩)建44个公共文化空间,安庆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怀宁县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常态化开展“送戏进万村”、文艺名家进军营进乡村等惠民演出2000多场,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这一年,文旅融合,节节攀高——主动融入“大黄山”建设,聚焦“四新”双招双引,25个项目入选省大黄山建设重大项目清单,中古文物保护集团有限公司获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国家等级民宿11家,皖美民宿71家,民宿数量和等级均处全省第一方阵。

价值引领以文化人成风成势

安庆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好人之城”,在这里,“凡人微茫”引领“星火燎原”,平民英雄不断涌现,文明新风劲吹宜城大地。

这一年,我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与城市文明程度。

凡人善举汇聚暖流,榜样力量润泽人心。组织开展万名青少年经典诵读、青少年清明祭英烈暨向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学习大宣讲等特色活动,开展好人事迹“七进”宣讲。2024年以来,3人荣获“中国好人”、4人荣获“安徽好人”、126人荣获“安庆好人”。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2000余个,丰富运用“文明实践+”模式,推出文化文艺、抢险救援、互帮互助等项目3100余个,服务群众260万余人次。原创黄梅小戏《六尺礼让扬新风》入选中宣部全国移风易俗优秀文艺作品集中展演,系全省唯一。

时代新风尚,需要“精气神”的丰厚滋养。制定实施《安庆市精神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统筹推进“五大创建”,常态化整治空中线缆、占道经营等问题,开展“治乱象、育新风、树品牌”活动,查处出租车、网约车违法案件1000余起,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

回望来时路,郁郁芳华;昂首新征程,大道霞光。新时代的安庆风鹏正举,站在新起点,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勇担文化使命,为安庆“进百强、上台阶”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见习记者 杨浔)

Copyright © 2009-2024 中共安庆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
备案号:皖ICP备11009532号-1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048号
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6楼B区 邮编:246000 电话:0556-5346424 技术支持: 徽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