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着力在基层组织建设、营商环境、区域协作三个方面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实商会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树立标杆带整体。推广大厂县经验做法,推动各县(市、区)制定加强乡镇商会建设的相关实施方案,以党委文件形式印发有关部门,并探索建立商会会长固定列席镇党委、政府有关工作会议制度。分类施策齐推进。针对各地产业的背景情况和商会建设的基础,加强培育组建,注重巩固提升,鼓励成立县域特色产业商会。目前,全市基层商会已增加到162家,实现了乡镇(街道)商会和县域特色产业商会全覆盖。上下共管全覆盖。统战部与工商联联合建立《青年企业家商会联席会议制度》,构建“1(市级)+10(县级)”架构体系,即健全市、县两级青年企业家商会组织,在全省率先实现青商会全覆盖。全市基层工商联全面实现设立党组,有专业精通的工作人员、有保证工作正常运转的经费、有办公场所、有必备办公设备、有丰富的活动内容,部分县增加内设机构,有效加强基层工作力量。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活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搭建政企服务平台。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建立“走访解促”包联机制,明确市领导包联民企,直接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制定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惠企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建立统战部、工商联与金融、保险机构合作机制,定期开展“政银企保”对接,为民营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联合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对接月”活动,扎实推进“数字工商联”工作,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搭建法律服务平台。用好12345热线“接诉即办”“幸福廊坊”受理平台,帮助解决法律诉求。引导商会成立调解委员会、调解组织,聘请调解员,调解各类案件。会同有关方面建立“企业合规理论研究”等基地,编写宣讲教案,开发合规法治课程,组织参观学习。联合市司法局开展“万所联万会”活动,签订律协商会合作框架协议,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联合市检察院开展“百名检察官联护百家企业”活动,检察官与企业结对联护。
全面深化区域协作,融和联动汇聚合力。开展区域共建。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通武廊”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的通知》,常态化开展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三地统战部、工商联、商(协)会交流。联合北京市通州区、大兴区,天津市武清区、蓟州区工商联签订友好合作协议,“通武廊”三地青商会、基层商会、部分行业协会分别签署友好联盟合作公约,推动多地民营企业开展对接合作。建立“通武廊”民营企业家人才智库,定期开展调研,为民营企业决策提供智力资源。做好精准服务。组织开展“通武廊”青年企业家峰会、建立廊坊女企业家北京巾帼会客厅、召开基层商会资源共享会、开展物流行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对接会等,为企业深化合作牵线搭桥。用足资源优势。推荐廊坊知名企业加入京津冀企业家联盟,推荐通力电梯等优秀民营企业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开展“通武廊”民营企业对接活动,带动民营企业共享京津资源。重视未来发展。与京津同步开展政策宣讲解读、红色教育传承、青年创业指导,进一步凝聚共识、筑牢思想根基。依托京津人才优势,邀请高校教授、北京证券交易所等业务专家等深入廊坊民营企业走访调研,为企业完善战略规划、破解发展难题,助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