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被评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近年来,瑶海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共融项目,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取得良好成效。
搭建多元化平台,有形汇聚互嵌式发展工作合力。立足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实际情况,2019年建立起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民族工作的新平台——瑶海区红石榴民族文化交流中心。采取“1+5+4”的方式,建立了1个“红石榴”主中心,并通过合作方式设立金大塘社区、长淮新村小学、艾力口腔门诊部、金手鼓餐饮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等5个“红石榴”分中心,同步支持建立安徽省红石榴慈善基金会、合肥市红石榴应急救援队和瑶海区红石榴读书会、瑶海区红石榴政协委员工作室等4个品牌组织。主中心和分中心互动,各组织互通,构建起社区、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四类主体联动的工作体系,并聚焦促进各民族互嵌共融协调安排工作项目,有效提高了工作覆盖面。“红石榴”中心项目2020年入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扶持项目”,2022年入选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全国试点示范项目”。
探索特色化路径,有感激发互嵌式发展工作活力。聚焦拓展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开展“红石榴——都是一家人”各族群众互嵌共融系列项目。先后举办了4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4期各民族文化艺术互学互赏交流营。6年来,每月一期的“红石榴读书会”活动吸引各族群众踊跃参与。积极推动在全区旅游文化场地营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氛围,并积极开展“红石榴·民营企业家边疆行”和“红石榴·各族群众老区行”等活动。2023年-2025年,连续承办了3期安徽省“皖疆融情”各族青少年交流营,邀请新疆各族青少年与安徽青少年“手拉手”感受徽风皖韵和科创魅力,首期入选了“全国试点示范项目”和“全国典型案例”。红石榴分中心长淮新村小学与和田皮山县第一小学结成了“兄弟学校”,通过线上互动、线下互访,互派老师、互相学习,常态化互动交流,结下了深厚情谊。
建立常态化机制,有效提升互嵌式发展工作张力。通过建立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红石榴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建立了服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通道,与区行政服务大厅和各街镇党群服务中心的“一窗通办”服务窗口建立了信息转办机制。中心建立了走访少数民族经营户和少数民族困难群众机制,定期组织中心志愿者开展走访和慰问活动。安徽省红石榴慈善基金会开启了“红石榴情暖塔里木”等公益项目,推动安徽的民营经济人士与和田等地的青少年结对认亲。合肥市红石榴应急救援队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服务。开展助力边疆地区和民族乡村活动,先后举办了4次大型民族农特产品展销活动。积极主动开展“双招双引”,服务中心大局。红石榴线上平台常态化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小故事和先进典型人物,宣传民族乡村的农特产品,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过出实招和做实事,有效增进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深厚情感。2024年9月,瑶海区红石榴民族文化交流中心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