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委统战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信任尊重、团结引导、组织起来、发挥作用的思路,深入实施“聚心、聚智、聚能”三项工程,团结引领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为奉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展现“新”担当。
实施“聚心铸魂”工程,凝聚团结奋斗共识
理论学习筑根基。举办全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训班、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等主体培训班次,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观“同心同廉”教育基地,确保思想不偏航。创新教育形式,打造沉浸课堂,赓续红色血脉,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走进尚田“同心共富实践基地”、松岙“红色堡垒”等统战地标,开展“同心行走课堂”,沉浸式体悟多党合作光辉历程,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主题教育凝共识。深入开展“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主题教育,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爱国奋斗报告会,组织观看“九三”阅兵直播,邀请参加“大道薪传同向同行”区党外代表人士迎国庆“同心微课”、“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宣讲,5名代表受聘“之江同心·甬跟党走”区统一战线青年宣讲员,累计开展基地宣讲15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品牌活动聚人心。举办“寻美·奉化”系列活动20场,通过镜头和笔触展现雪窦山、剡江水、桃花马拉松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举办合舞未来·雪窦山体育舞蹈比赛交流等“艺心向党”系列活动,用艺术形式厚植爱国情怀;举办“文艺点亮乡村”“中秋新联心”等联谊活动50余场,覆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1000余人次,让“新”力量在活动中凝聚、在交流中升华。

实施“聚智赋能”工程,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建言献策结出“金果子”。推荐8名代表担任市、区人大代表,推荐20名代表担任区政协委员,依托《同心直通车》议政建言直通车、委员工作室等平台,报送建议提案、社情民意等150余件,《关于优化政策服务“一键通”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等资政建言被相关部门采纳并实现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贡献“新”智慧。
乡村振兴闯出“新路子”。创新推行“乡村CEO”模式,以新农人·新阶层“同心淘桃”共富创吧为阵地,组建涵盖新媒体、电商、设计等领域200余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成的“乡创共同体”,打造水蜜桃直播基地、蜜桃音乐节、桃花马拉松等IP,累计吸引20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农户人均增收3.2万元,实现“一颗桃子撬动一条共富链”。
社会服务开出“幸福花”。构建“1+3+X”公益矩阵——“企业精英联盟”培训、“亲青课堂”公益托管、“爱陪伴”留守儿童、“同心风华”送教入校,开展“乐享六一·暖梦童年”“非遗进校园”等社会服务100余期,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抗疫期间捐款捐物500余万元,创作文艺作品100余件,开展爱心义剪等活动,彰显硬核“新担当”。
实施“聚能强基”工程,锻造担当有为“新力量”
组织体系全域覆盖。坚持“党建引领、统战聚力、基地赋能”思路,健全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网络,推动实践创新基地规范化、常态化运行。依托奉化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建立“1+5+N”组织体系(即1个区级总会、5个分会、N个实践创新基地),实现重点领域和区域组织全覆盖。
数字平台精准服务。依托“奉化统战”微信公众号平台,常态化推送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典型事迹等内容;依托“数智同心荟”数字化应用,常态化发布思政引领、社会服务、联络联谊等活动,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搭建发挥优势、对接资源、交流合作的平台。
制度机制持续创新。开展“同心风华”会员履职量化考核,将会员参政议政、公益服务、带富共富等情况量化赋分,与政治安排、评优评先、政策扶持“三挂钩”。创新“基地+社团+项目”运行机制,首批10个实践创新基地“揭榜挂帅”,撬动社会资本1500余万元,形成“基地搭台、社团唱戏、人才出彩”的良性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