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未归档 > 

关于推动我市卫生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平稳有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05-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2020年初,随着新型疫情的爆发蔓延以及复工复产复学的刚性需求口罩为代表的卫生防护用品一时间极为紧俏,价格猛增。我市大量投资者看重卫生防护用品市场,不少企业也纷纷转型加入口罩生产的大潮。仅以潜山市为例,截至5月12日,该市已登记注册的口罩生产企业有2293家,熔喷布、无纺布等原材料生产企业477家,注册资本按每家企业500万元计达135亿元从实际情况考虑,除去部分注册后并没有投入的企业,有实际投入的按60%计算,有1500家之多,每家实际投入按200万左右,市上半年防护用品生产实际投入达30亿元,解决就业近3万人,部分缓解了疫情期间带来的经济下行的压力。

在卫生防护用品企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前期防护物资生产投资异常火爆,很多投资人既没有从业经验,也未做过市场分析,跟风投资大有人在。导致生产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原材料质量很难达标再加上缺乏相关专业技术指导,卫生防护产品的合格率普遍不高。

二是产品销路阴晴不定。从国内市场看随着疫情逐步控制趋于稳定绝大部分地区的防疫级别调至低风险,国内的口罩需求量骤减。从国外市场看外销产品难以出口。以欧盟为例,非医用个人防护用品采用EN149检测标准,医用防护用品采用EN14683检测标准,产品通过检测,生产场地达到标准,颁发统一CE标志的认证,也就是DOC模式,而这种模式的认证,周期长(约4个月左右),认证机构还要来企业做场调,疫情期间,专家无法来华场调

2月底,欧盟为了采购更多的防护物资,将DOC模式的CE认证临时调整为COC模式(免检测、免场调)而在欧洲疫情爆发期间,一些反华人士以中国出口的防疫物资质量问题为由,大做文章。为了提高出口防护物资的产品质量,防止国际贸易纠纷,4月1日,外交部对外宣布,中国出口的防护物资以中国标准为准,也就是非医用执行GB/2626、GB/32610标准,医用执行YY/T0969、YY0469等标准。

4月中旬欧盟取消了COC模式的CE认证,导致前期国内企业所办理的大量COC模式认证一夜之间成了非法认证。4月26日商务部、国家市监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发文,出口防疫物资采用白名单和双承诺制。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防护物资出口只要达到国家标准即可出关,而欧盟则需要拿到DOC模式的CE认证方可入关,于是大量出口的防护物资积压海关,导致大量外贸订单被取消,我市防护物资生产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产,部分投资人损失惨重。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我市卫生防护用品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就如何规范卫生防护用品的生产、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和风险防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营造平稳有序的发展环境提出建议如下:

1、政府出资并协调以天虹、钟南等卫生防护用品生产规范企业为主导,成立各家防护用品生产企业为会员的卫生防护用品生产商会,让商会统筹规划防护用品的生产和销售,统一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行为,统一办理相关出口证件,让所有生产、销售手续标准化、合法化。一套手续,会员通用。

2、由于欧盟和美国市场变化异常,建议政府牵头商会主导,开拓以俄罗斯为主的欧洲市场,以商会名义办理俄罗斯海关联盟认证(EAC豁免函和EAC符合性申明,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坦五国通用),或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承接出口订单,按标准分配给各会员企业加工生产,统一出口。

3、对小规模、生产条件简陋的防护用品生产企业进行重组,让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化方可吸纳为会员。规范防护物资原材料的生产,统一标准,摸清产能,自给自足,禁止市外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我市,确保产品质量。

4、商会组建技术服务部,培训相关人才,为会员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辅导。徐三童 民革安庆市委会


Copyright © 2009-2024 中共安庆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
备案号:皖ICP备11009532号-1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048号
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6楼B区 邮编:246000 电话:0556-5346424 技术支持: 徽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