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进一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服务我省新兴产业发展

发表时间:2023-06-01    阅读次数:406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有机衔接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融合在一起,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支撑服务安徽新兴产业发展。当前,我省产教深度融合存在着一定的痛点和难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相融合的过程中,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学校等主体没有充分体现各自价值,协同通道不够畅通二是大部分专业存在着企业实习岗位的有限性与实际实习需求矛盾,教师队伍实践能力薄弱与一体化教学需求矛盾,专业教学资源形式的单一性与多样化学习需求矛盾;三是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入合作机制尚需创新完善四是新兴产业企业引人用人中通常会碰到人才队伍稳定专业不对口人才引进评估难等问题。

因此,建议:

一、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积极探索多元化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多元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确保多元主体参与并有表达通道,促进主体利益协同,实现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实践路径与经验,构建学校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的命运共同体。政府在顶层设计上,要强化战略意识,创造良好的校企共生场域。强调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育与科技的结合,建立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二、共享共建教学资源。以提高专业建设内涵迭代深化为最终目标,以实现个体社会化、自身发展与职业发展相融合为宗旨,以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作为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的突破口,探索行业企业建立有针对性的靶向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合作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开发专业教学资源等途径。

三、完善新兴产业合作机制。引导院校加强区域有需求、行业有地位、全有影响的专业建设。加紧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数字创意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以及绿色食品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智能家电产业等民生事业领域和现代服务领域的相关专业。

四、推广特色人才培训模式。根据不同的行业、产业、企业的特性,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针对性地应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现代学徒制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双主题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以一带一的模式,举办学生拜师仪式,确保每位学生由自己的师傅手把手带教,真正在实践中出真知,学以致用。二是订单式培养通过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岗前培训、校企合作等途径形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岗位工作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毕业生持证上岗,形成了“进口出口畅通、升学就业两旺”的良性循环。三是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开设顶岗实习是目前职业发展与改革的方向。为强化与关联企业的联系,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根据各校专业建设情况,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的双赢模式。建立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在实习中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明确专业的方向,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专业技能。四是引企入校院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如何打造一批批符合企业所需的人才队伍一直是企业与院校共同努力的方向。为实现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必须在学生求学期间提供身临其境的实训环境,让学生在企业环境中逐渐成长、历练、蜕变,发挥自身特长。五是共建产学研基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完善相关人才机制体制。一是稳定人才队伍,尤其是对关键岗位,在加大引人力度的同时,更要建立稳定人才政策二是用人单位招聘的时候不能只求量不求质,否则容易造成学生不能适应岗位要求,无法实现自身价值;三是依托行业协会力量,建立行业人才评价专家库,解决人才引进评估难问题。当然还需进一步完善机制建设,促进社会服务高效运行,比如:激励机制建设、管理机制建设、自我发挥机制建设、人才培养等机制建设。真正意义上通过机制保障,促进人才与产业的协调发展。王远志 九三学社安庆市委会


版权所有:中共安庆市委统战部 2009-2016
地址: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6楼B区 邮编:246000 电话:0556-5346424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048号    皖ICP备110095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