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跳出安庆看安庆—— 我在常州看安庆

发表时间:2024-07-26    阅读次数:764

面积43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7.5万,这是常州;

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0万,这是安庆。

近代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这是常州;

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是安庆……

常州和安庆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有着工业基因的“小城”。

但“小城”安庆与“小城”常州的差距,又是巨大的。

2023年,当安庆GDP破2800亿元时,常州已经迈入“万亿大群”。

在实地考察之前,简介上的常州就已经有太多光环: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强市,中国工业大奖获奖数量领跑,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第一,人均GDP位列全国第6,所辖五区一市全部上榜“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

来到常州之后,“万亿之城”带给大家的是震撼、是钦佩,更多的还有思考:同样是中小城市,安庆应该向常州学什么?

要学——

“耻为二手”的精气神

行走在常州的大街上、车间里,随处都能看到八个大字——“勇争一流,耻为二手”。能够把“耻为二手”上升为城市精神,常州,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不寻常”的。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州就以只占江苏省4%的面积,创造了江苏省接近一半的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成为“工业明星城市”。

即便如此,长期以来,在大名鼎鼎的“苏锡常”板块中,常州都是经济体量最小的城市,一度被调侃为“小透明”。

与强者比、与一流争,常州态度坚决:对指标数量、排名、差距,常州不仅门清,而且有很具体的前行路径和倒排时间表。2021年,在GDP达到8807.6亿元时,常州就定下目标:2023年,昂首阔步迈入“万亿俱乐部”。

“耻为二手”的城市精神也感染着这个城市的企业。在常州考察期间,从博瑞电力到中车戚墅堰研究所,从联影(常州)医疗到星宇车灯,每个企业都有一颗“冠军的心”,做就做行业第一、做就做全国最好。现在,“小城”常州拥有上市企业99家、高新技术企业4720家,涌现出了39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政企同心,勇争一流。2022年至2023年,常州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21个月保持苏南第一的劲头,阔步迈入“万亿城市”,惊艳全国。

但是,“耻为二手”的常州,“万亿之城”常州,依旧向前、争先、再出发。

现在,常州着眼未来、睥睨群雄,打出“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前瞻布局规划面积1485平方公里的“两湖”创新区,宣布要冲刺“新能源之都”,实现“两个超万亿”,即到2025年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

安庆,要学习这种“勇争一流、耻为二手”的精神,推动主要经济指标动态增幅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力争前三,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进百强、上台阶”的目标前进、前进。

要学——

“十年如一日”的产业定力

在常州考察期间,我市党政代表团看见最多的是“新能源之都”的标语,讨论最多的是常州创造的一个奇迹:十年造就七千亿产业。

十年时间,在没有本土新能源汽车整机厂、没有本土动力电池企业的情况下,常州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措施,“无中生有、有中做优、优中变强”,培育出了一个七千亿级的新能源产业。

奇迹,离不开常州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条。

如果问起为什么来到常州?企业的回答中都有一条:产业配套完善。41个工业大类中,常州有37个,207个中类有191个,666个小类有605个。

奇迹,更来自于常州坚持“长期主义”的产业定力。

2013年,新能源产业尚未形成气候时,常州市委、市政府就用战略性眼光瞄准了这条产业新赛道,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智能电网在内的十大产业链,全面铺开了新能源产业布局,提出打造“新能源之都”。

这是方向。

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生态营造四个方面,常州出台10条重磅政策,从2023年起,连续三年市级产业投资基金、科创基金安排部少于50%的额度投向新能源产业。

这是投入。

坚持“一产带一链,一链兴一群”,强势引进理想汽车、比亚迪、天合光能、东方日升、宁德时代(江苏)等众多头部企业,带动3400多家链上企业共成长,构筑了全国唯一的“发储送用网”新能源产业闭环。

这是打法。

有决心、有定力、有力度、有招数。常州积十年之功建成辨识度极高的“新能源之都”。

数据显示,2023年,常州实现新能源领域制造业产值7681亿元、增长15%,产业集聚度全国前三,投资热度全国第一;动力电池领域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首位,产销量占全省一半、全国五分之一;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67.8万辆,同比增长97.3%,产量约占全省70%。

安庆,要学习这种“十年磨一剑”的发展定力,对“双生”产业、商业航天等产业看准了就干,不动摇不迟疑,全力以赴地干、久久为地推,一定能在新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重塑辉煌。

要学——

包容“十年不鸣”的营商环境

在常州,营商环境的宣传标语里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

在“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常州,好的环境不仅仅是当好贴心服务的“店小二”,更是鼓励试错、打造“极致”营商环境。

因为这样的环境,不少企业来到常州扎根后,都以超常规速度站上“时代C位”,造就了企业发展的“常州现象”:

比如,成立于洛阳的中航锂电2018年出现巨额亏损、难以为继,常州金坛果断“抄底”,成为中航锂电大股东。2022年,中航锂电更名为中创新航,并成功在港交所上市,2023年营业收入270亿元,完成了从濒临破产到风光上市的绝地反击。

比如,2016年,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凭借“三页PPT造车”,就获得常州的厂房和融资支持,理想汽车常州工厂由此落地。截至今年6月,理想汽车已经累计交付80万辆,成为国内交付量最高且首个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比如,常州连续7年实施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加强对“创二代”的培养,累计培训人员超4.6万人次,助力打造更多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

比如,常州精准判断形势,不因短期波动而慌乱,不因噪音杂音而犹豫,疫情期间,常州未因疫情主动让一家企业停产。

对企业是这样,对人才,常州更是如此。

“在人才不需要的时候‘隐身幕后’,在人才有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除了就业服务、创业支持、见习补贴等“真金白银”的人才政策,常州还承诺“人才跟着产业走、公寓跟着人才建”,近三年建成人才公寓11.7万套,让人才“来时一个包、拥有一个家、共建一座城”。

这样的常州,就像它的宣传片的主题一样——“教我如何不想她”。仅2023年,常州就吸引人才超12万人。

安庆,要学习常州这种包容“十年不鸣”的营商环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优服务,让更多企业、更多人才都能深切感受到:来安庆对了!(安庆日报)


版权所有:中共安庆市委统战部 2009-2016
地址: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6楼B区 邮编:246000 电话:0556-5346424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048号    皖ICP备110095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