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关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实施乡村记忆工程的建议

发表时间:2020-08-28    阅读次数:3935

乡村记忆是指在特定历史过程中以中国乡村为主要场所、农民为主要群体所共同拥有的记忆。乡村记忆的保护与传承是我国乡村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具价值的延续方式。近年来,很多省市都开展了一系列城市记忆工程,对区域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起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关注仅限于城市。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乡土面积大,我国1300多项国家级“非遗”绝大多数都在村落中。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家园。但城镇化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我国乡村,致使乡村传统文化遭到不断稀释,千镇一面、万村一貌的特色危机和文化危机逐渐成为共性问题。村落大量消失,村庄空心化、村民老龄化,以及外地民众涌入和文化入侵导致土著文化衰退和异质化问题日趋严重。如何保护好乡村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子孙后代留存厚重的“乡愁”,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迫切任务。因此,我市应该将记忆工程的触角延伸到乡村,让乡村记忆成为见证村落历史发展轨迹、保护乡土文脉和凝聚乡土精神的重要路径。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相对国外一体化保护,我国仅对历史文化名镇颁布了对应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传统古村落颁布任何保护规定,村民们对历史建筑保护及如何在具体日常行为和生活工作中去保护利用好文化资源缺乏认识,加上经济利益驱动,造成一些古建筑破坏和流失。因此要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大乡村保护工作力度,确保珍贵文化遗产的存续。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参与保护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第二,注重原真性,倡导“活态保护”。 传统村落人口剧减,村落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导致村落丧失生机和活力,历史文化传统延续出现断档。同时由于名村旅游开发导致异地文化入侵,朴实憨厚的民风民俗及地方特色文化被所谓的“现代文明”颠覆,现代化生活正在蚕食着整个村落,使村落原有的肌理和历史文脉丧失,严重侵蚀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原真性和文化魅力。传统村落和名镇名村的价值和特点就在于它的活态性和系统性。因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不能只注重古建筑、古桥、古井等实物,也应关注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保护有形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保护好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避免让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成为失掉灵魂的空壳。保留并延续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与保护和修缮古村落、老建筑这些物质载体同样重要,否则将会陷落“有文物没文化”的尴尬。

第三,处理好城镇化与古村落保护之间的矛盾。古民居建筑年代久远,居住环境落后,亟需修缮。但修缮成本通常高于拆旧建新,迫使村民弃旧建新或拆旧建新,造成体现古村落传统特色的历史空间被侵占,村落古朴静谧的传统风貌遭到严重破坏。推进新型城镇化中要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纳入城镇化总体规划中,进行统筹规划,有序开发。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有效抑制对古村落建筑的破坏,保证古村落文化的完整性,充分展示其独特的历史、社会、人文和生态魅力,惠及民生,使其延年益寿。

第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部分建筑遗产被彻底损毁,即便是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乡土建筑,其保护维修资金也存在很大缺口。政府出资修缮历史建筑的专项资金有限,只能抢救性地对一些重要的建筑进行修缮,对于其它大量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无法顾及,导致许多无比珍贵的建筑遗产还没有来得及研究就彻底损毁了。可以由政府牵头,联合企业和公益慈善机构,整合民间资本等多方力量,建立古村落保护专项基金,拓展资金募集渠道,允许和鼓励社会资金进入。

第五,重视古村落及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研究。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我市古镇古村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将那些淹没在山野民间、“隐姓埋名”的珍宝挖掘出来,通过数字档案的方式,运用文字、图片、影像、录音等多种形式,完整记录保存下来,建立古镇古村名录,确定保护对象,实行分类保护,分级管理。同时,古村落传统文化也像古村落建筑一样,面临失传或消失的危险,可以通过田野调查、走访座谈、口述历史等方式全面搜集整理与古镇古村相关的历史文化现象,进行抢救性保护。此外,还要整合地方人力资源,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古镇古村文化理论研究,不断挖掘古镇古村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因地制宜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加强新型城镇化进行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张艳 民建安庆市委

版权所有:中共安庆市委统战部 2009-2016
地址: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6楼B区 邮编:246000 电话:0556-5346424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048号    皖ICP备110095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