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坚持把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统战工作重点,创新构建以县新联会为主体、8个镇(街道)分会为支撑、N个国内异地分会为辐射的“1+8+N”聚才赋能体系,通过强化组织建设、拓展异地网络、打造公益品牌等措施,形成本地异地双向发力、线上线下协同推进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格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构建人才磁场,激发内生动力。实施新联会规范化建设“强基工程”,构建“县-镇(街道)-行业”三级组织网络,完善组织体系。立体化组织建设。顺利完成县新联会换届,实现8个镇(街道)分会全覆盖,发展会员500余名。同时,建立健全学习交流、会长轮值、会员发展等10项制度,保障新联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常态化参政议政。依托会长单位福银集团高标准建设“统战之家”,打造“新声议事厅”,2024年组织政企恳谈会10余场,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打造“玫城新智荟”工作品牌。推荐26名代表人士担任“两代表一委员”,选聘20名特约监督员,畅通代表人士参政议政渠道。精准化服务保障。扎实开展“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经常性开展红色教育、论坛沙龙、供需对接等活动,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健康成长。实施每月一次走访、每季一次座谈、每年一次述职“三个一”联络机制,全面了解会员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25年3月,县新联会主办了平阴县第一届“百企兴百业 跨界促共赢”综合商品展销会,40余家会员企业、近千种商品参展,以实际行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布局人才飞地,汇聚发展势能。创新异地新联会建设模式,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经济圈等建立6个异地新联会,更大范围凝聚人才,赋能发展。多渠道吸纳人才。在完成全县新联会镇(街道)分会建设的基础上,在北京、上海、重庆等中心城市设立异地分会,吸纳高层次人才600余名。搭建“双招双引”平台。培育“线上新联会”交流平台,不定期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布权威信息,解读方针政策,交流工作成果,实现即时互动、开放共享、共同发展。依托异地新联会、商协会举办招商推介活动10余场,获取有效招商信息40余条,签约项目8个。6月,平阴县驻杭州新联会依托杭州互联网优势研发“玫城好物”电商平台,专门服务家乡农产品销售。深化“雁归工程”。建立在外会员档案库,加强沟通联系,组织“异地新联会家乡行”活动,宣传推介家乡政策环境,异地会员回家乡实施项目4个,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
打造公益矩阵,彰显社会担当。创新“公益+”模式,构建三大公益体系,打造“爱在平阴·新心相印”工作品牌。“暖心关爱”体系。积极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围绕孤寡老人养老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困难家庭帮扶救助等,开展爱心帮扶、心理疏导、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公益服务活动50多次,关爱“一老一少一困”600余人。县新联会锦水分会成立关爱孤困儿童志愿者服务团,以“扶心、扶技、扶智”的工作模式,帮扶孤困儿童74名。“助残赋能”体系。县新联会副会长单位绿泽画院通过“互联网+直播”的方式,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平台,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提高残疾人收入,累计培训残疾人800余名,安置残疾人就业100多名,培养残疾直播达人20名,绿泽“美容师”账号收获粉丝近百万,月平均销售额15万元,实现公益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多元帮扶”体系。通过开展产业帮扶、消费帮扶、直播助农等方式,将新联会优势资源向农村倾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深入开展“寻美·平阴”主题活动,宣传推介平阴自然风光,连续两年获“寻美·山东”最佳组织奖。新联会洪范分会成立直播团队,在网上帮村民销售家乡特产,一年时间销售小米30万斤、蜜薯30万斤、玫瑰制品5万件。新联会孝直分会创建“孝直小农夫好物严选”销售平台,推广家乡的特色农产品,推进农产品走进济南市400多个社区,工作经验在中央电视台《土特产进城过大年》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