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庆市迎江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五个融入”为抓手,推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一是融入“开学第一课”。今年9月1日,安庆迎江区多所学校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开启了“开学第一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根于青少年心中。以滨江实验学校为例,该校此次活动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人民币上的民族文字,创新采用“文化解码+情境体验”模式,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具体场景,通过热点话题与教材内容的有机融合,实现思政教育的“润物无声”。后续将适时开展“民族文化周”等系列活动,构建民族团结教育的常态化机制。
二是融入红色文化教育。投资40余万元重新布展“探花第”,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今年累计接待各族群众1万人次。依托陈独秀旧居、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不断促进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今年累计接待群众2.5万人次。
三是融入重大项目建设。近年来,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0.6亿元的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总投资1.7亿元的大南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英王府菜市场、高井头菜市场提升改造,正在推进1.4亿枞阳门片区改造项目,建成民族主题广场3个,惠及各族群众10余万人。
四是融入团结进步宣传。连续6年成功承办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暨文艺汇演活动,扎实推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村(居)、进宗教场所等活动,结合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元素,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五是融入互嵌式社区建设。探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室和政协民族界别工作室下沉南水社区,发挥各代表委员自身优势,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21件。抓网格管理,提升治理水平,推动平安社区建设。发挥“马大姐调解工作室”品牌效应,形成“群众需要的,马大姐就去做”良好氛围,解决群众各类问题14件。(撰稿/初审:江娅娜 复审:齐永强 终审: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