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培育科技强农新引擎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发表时间:2023-03-09    阅读次数:3912

我市坚持把“科技强农”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与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开展科技研发、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强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1.科技特派员科学素养不够接地气,专业人才紧缺。一是目前送到农民手中的科普资料和举办的科技讲座专业性强,对农民来说,不能完全理解。二是科技特派员人才结构不合理,服务二产、三产的科技特派员人数很少。

2.政策支持和保障不到位。一是科技特派员的政策激励措施、利益共享机制难以落实到位。二是科技特派员多数无科研项目依托,限制了农业新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三是缺少为科技特派员创业提供“科创贷”、“乡村振兴贷”等金融产品。

3.科技特派员管理上有欠缺。由于科技特派员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又在不同的驻地乡村开展工作,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与所在部门和服务对象之间关系不明确、权责不明晰。

4.市县(区)政府财政投入不够。从科技特派员到科技特派团,已由过去的“单兵作战”升级为“团队作战”,科技特派团的服务对象,是市县(区)域特色产业,而不是单独的某一家企业或某一个村。省委、省政府在下达项目的时候,明确要求市县(区)要对项目资金进行配套,而部分市县(区)明确没有相关资金安排。

5.“双招双引”工作进展较慢。受疫情影响,外出招商活动受阻,组织外出考察洽谈活动少,项目线索对接推进较慢。受用地指标限制,供地类项目签约落地难,签约大项目少,引进头部企业难度大。

为此建议:

1.做好摸底工作,编写通俗材料。农业农村部门做科技特派员选派计划前,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人群进行调查摸底,深入农村,了解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科技难题、在种植和养殖中急需的技术指导,从而选派对口的科技特派员,使农民得到实用性的指导。有关部门组织人员编写专门的宣讲材料,把有关的科技知识转换成地道的农民语言,结合农民身边具体的生产事例表述出来,使农民一学就能掌握。

2.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机制。一是整合驻村工作队、农林科技部门等力量,创新服务方式,从个人服务向团队服务转变。二是细化落实科技特派员以科技成果或知识产权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完善科技特派员激励机制。三是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联络,加强与农业、林业、乡村振兴和组织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健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3.加快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是积极争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省级创新(服务)平台,加强涉农技术创新中心等培育工作建设,培育省新型研发机构。二是积极为各县(市)农业经营主体与高校、农业院所合作牵线搭桥,按照省市科技部门部署,围绕农村主导和特色产业继续组建科技特派团。

4.实施科技特派员服务农业生产“大托管”。一是由科技特派员在结对服务的行政村,提供种养殖技术指导,并依托农管家平台开展联系服务。二是由若干不同领域的科技特派员组成团队,依托农管家平台为行政村等服务对象,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链式服务,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依托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产业化,围绕特色产业,开展专业化服务。

5.加大双招双引,聚焦打造全产业链提效益。定期组织项目推介活动,引入沪苏浙社会资本发展农产品初深加工和物流网销。开展长三角对标学习、人才招引、科技合作、宣传推介等工作,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在沪苏浙市场竞争力。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牵头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初(粗)加工,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在秸秆、畜禽粪污资源丰富地区,发展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再加工。(吴学勤  九三学社安庆市委会)


版权所有:中共安庆市委统战部 2009-2016
地址: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6楼B区 邮编:246000 电话:0556-5346424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048号    皖ICP备11009532号-1